產品功能
解決方案
產品功能
辦公數位化
AI&溝通
貝行銷
選英
AI助理
AI蒐索
即時溝通
企業郵箱
日程&會議
釘閃會
日曆
釘釘會議
釘釘直播
釘釘會議室
組織數位化
智慧人事
智慧招聘
釘釘薪酬
智慧考勤
組織大腦
OA審批
上下級
企業門戶
業務數位化
釘釘宜搭
多元錶
釘釘項目
釘釘PaaS
開放平臺
智慧財務
智慧差旅
智慧契约
智慧行銷服
釘釘快辦
釘釘視頻號
數智化底座
365會員
創業版
專業版
專屬版
混合版
釘釘教育
家校通訊錄
管理員AI助理
家長工作臺
家校本
班級打卡
AI班級群
班級通知
課程表
班級文化
成績單
AI小黑板
老師AI助理
家庭群
成長記錄
解決方案
行業解決方案
產業鏈
政府
政企服務
消費
製造業
互聯網
金融
醫療
交通
高校
汽車
物流
餐飲
機器人
中資出海
釘釘十年時間參與各行業標杆客戶共創,沉澱的優秀行業解決方案與同行分享; 幫助您的企業快速學習優秀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
精選AI助理
行政助理
工單助理
Excel資料分析
審批助理
法務助理
口碑助理
模版中心
行業通用
高效實用表格大全
行政服務工單
任務管理提效秘笈
互聯網
產品專案驗收錶
需求收集與管理系統
產品研發全過程管理
製造業
車間巡檢自動化
採購入庫管理
設備巡檢管理
物業後勤
辦公物品申領管理
公司用車申請
餐廳訂餐管理
門店/批發/零售
線索表單留資管理
門店庫存管理系統
每日門店巡檢
電商
電商選品立項管理
新媒體內容創作管理
電商多管道退款管理
服務業
群聊輿情智慧監控
一表人才招聘管理
培訓
參會報名與簽到
排課與課件管理
高校
個人簡歷範本
個人主頁
超級服務
市場活動
走進釘釘
超級城市活動
創造者聯盟
釘釘生態CEO說
釘釘實戰營
低程式碼研修社
魔法數位營
釘釘動態
幫助支持
幫助中心
新管理員指南
走進專屬超能力
快速上手多元錶
走進宜搭低程式碼
安全合規
釘釘招聘
社會招聘
校園招聘
新聞資訊
新聞資訊
新聞中心
說明中心
聯絡我們
分類: 説明中心

釘釘的基本功能與應用

在現代辦公室,釘釘早已不只是個聊天工具,簡直是數位化的「辦公室總控中心」。打個招呼用釘釘,開會用釘釘,連請假都要在釘釘上點一點——彷彿呼吸都要打卡記錄。它集即時通訊、任務協作、文件共享於一身,更別提那個讓HR眉開眼笑的自動考勤系統。早上九點一到,手機「叮咚」一聲,不是鬧鐘,是系統提醒你「親,該打卡啦」。遲到一秒?釘釘立刻亮起紅燈,像極了小學老師手中的紅筆,專治各種懶散。 更絕的是它的「已讀未回」功能,訊息一發,誰看了誰沒看,一目了然。老細一句「大家看下這個方案」,五分鐘內未讀的同事,名字直接變灰,心理壓力瞬間拉滿。而「Ding一下」更是終極殺手鐧,語音、短信、電話三連擊,保證你就算在廁所也能收到「溫馨提示」。 表面上,這些功能讓溝通零時差、任務不遺漏、考勤不扯皮,效率飛升。但當工具越來越聰明,背後的數據軌跡也越來越清晰——誰在摸魚、誰在加班、誰總在下班前一分鐘發文件,系統都默默記在小本本上。這把效率之劍,鋒利得讓人背脊發涼。

老細眼中的釘釘

對老闆來說,釘釘根本不是什麼辦公軟件,簡直是「天眼系統」降臨人間。以前盯員工要靠走動式管理,現在?手指滑一滑,全公司動態盡在掌握。誰遲到三分鐘、誰午休超時、誰上班時間頻繁切出工作頁面,通通變成了報表上的紅色警告標記,像極了小時候老師在作業本上畫的叉叉,但這次打叉的是老闆自己。

實時在線狀態讓老闆彷彿裝了千里眼,誰在摸魚、誰在認真敲鍵盤,一看便知。更誇張的是,數據分析功能還能生成「工作效率曲線」,精確到每半小時的活躍度。有老闆笑稱:「以前懷疑員工偷懶是靠直覺,現在是靠大數據。」曾有位老闆發現某員工每天下午三點準時「離線」十五分鐘,調閱記錄才發現他在泡咖啡順便刷抖音,當場被叫去「喝茶」。

還有企業把釘釘的打卡軌跡和停留時長當成績效參考,美其名曰「行為管理」。對老闆而言,這不是監控,是「精準管理」。可問題是,當工具太鋒利,割傷的,或許不只是懶人。

員工心聲:釘釘是福還是禍

「打卡像上學點名,遲到一秒都被釘釘記小過!」這不是段子,而是阿May每天的日常。自從公司推行釘釘打卡、在線時長統計、甚至「已讀不回」功能上線後,她的手機彷彿被老闆的「電子眼」鎖定。午休時刷個社交媒體,系統立刻跳出「非工作應用使用時長過高」警告,讓她哭笑不得:「難道我連呼吸都要申請批准?」

更誇張的是,有同事因下班後未即時回覆消息,被主管在週會上點名「缺乏責任感」。有人笑稱:「以前怕老闆來巡,現在怕釘釘彈通知——那聲音簡直是現代版《午夜凶鈴》!」

心理壓力之外,隱私更成隱憂。小林坦言:「手機裝了釘釘,等於讓公司拿著鑰匙住進你口袋。」曾有員工發現,即使關閉定位,系統仍能透過Wi-Fi熱點追蹤行蹤,讓人感覺「下班後還在被監視」。

有人自嘲發明「釘釘生存術」:上班前先打卡再吃早餐、用平板專機處理公事、甚至買二手手機專供釘釘使用。科技本為提升效率,但當工具變成枷鎖,員工不禁問:我們是在工作,還是活在「數位集中營」?



法律與道德考量

  1. 當老闆在釘釘上點一下「查看員工上線狀態」,就像打開潘朵拉的盒子——法律和道德的爭議瞬間噴發。你以為只是打卡變方便了?其實背後藏著一場「誰能看、看什麼、看到什麼程度」的暗戰。
  2. 根據《個人信息保護法》,企業收集員工的行蹤軌跡、通話記錄、甚至螢幕截圖,都屬於敏感個資,必須取得「明確同意」。但現實是,很多公司把「同意」藏在員工手冊第37條的小字裡,等於逼你簽「賣身契」還笑著說:「這是為你好!」
  3. 更荒謬的是,有公司用釘釘的「分秒必爭」功能追蹤員工每分鐘的操作,結果法院判決:過度監控構成對人格尊嚴的侵犯,賠償員工精神損失費。老闆哭喊:「我只是想提升效率啊!」法官回:「你那是想當上帝。」
  4. 道德上,監控像一把雙面刮鬍刀——刮得掉懶散,也刮得出怨氣。與其偷偷摸摸盯螢幕,不如光明正大訂規則:什麼能看、什麼不能碰,大家坐下來談,比在後台狂按「刷新」來得體面。
  5. 合規建議很簡單:透明化監控政策、限縮蒐集範圍、定期審查權限,並設立申訴管道。畢竟,信任比數據更難重建——你盯得住螢幕,但盯不住人心。


尋求平衡:打造健康的工作環境

「打卡打卡,魂飛魄散;已讀不回,心跳加速。」這句在辦公室流傳的順口溜,道盡了釘釘在職場人心中的複雜地位。上一章談完法律與道德的紅線,我們得承認——監控不是原罪,但「監到連上廁所都要報備」就變成了酷刑。真正的管理智慧,不在於看得多深,而在於讓員工願意主動打開心房。 老闆愛釘釘,愛的是效率與掌控感;員工怕釘釘,怕的是信任被量化成「在線時長」與「回覆速度」。要打破這場「監控 vs 自由」的冷戰,關鍵在於透明溝通合理界線。與其偷偷追蹤誰午休超時,不如公開說明哪些數據會被使用、用來做什麼評估。例如,可以約定「非工作時間免打擾」模式,或設定「重點任務追蹤」而非「全時段行為監控」。 更進一步,把釘釘從「老細之眼」轉型為「團隊協作引擎」。鼓勵老闆用「表揚」功能公開讚美,而非只用「提醒」功能催命。當工具不再只是懲罰的延伸,員工才不會一看到「Ding!」就嚇得差點把咖啡灑在鍵盤上。畢竟,最高效的團隊,不是被盯出來的,而是被信任激發出來的。

多姆科技(DomTech)是釘釘在香港的官方指定服務商,專門為廣大客戶提供釘釘服務。如果您還想瞭解更多釘釘平臺應用的內容,可以直接諮詢我們的在線客服,或者通过电话+852 56253886或邮箱cs@dingtalk.com.hk联系我们。我們有優秀的開發和運維團隊,豐富的市場服務經驗,可以為您提供專業的釘釘解決方案和服務!